禁用“零添加”!食品安全新國標來了。
近日,國家衛(wèi)健委與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公布了59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修改單,明確禁用“零添加”“不添加”等宣傳用語,被網友稱為“舌尖上的防詐指南”。
食品標簽充當著食品身份證的角色,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依據(jù),必須“看得懂、看得清、看得方便”,更要真實可靠。
一段時間以來,“零添加”引發(fā)的消費糾紛屢屢登上熱搜。比如,某款號稱“零添加”果汁飲料標著“不添加蔗糖”,但其實蔗糖只是“糖”的一種,配料表中還含有果糖、果葡糖漿等……類似這樣的宣傳極易誤導消費者。
當“零添加”被異化為營銷工具,食品標簽的功能——傳遞產品真實屬性的作用就會被削弱。同時,也容易讓人誤以為其他同類食品有相關添加,無意中貶低了同行,是一種不正當競爭。
食品安全不是“開盲盒”,該標清楚、寫明白的絕不能含糊。新規(guī)瞄準商家在食品包裝上的“小心思”,禁用“零添加”等用語,是為了讓消費者真正了解食品標簽信息,吃得明白、吃得放心。
當然,規(guī)范標簽只是構建食品安全體系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讓“零添加”涼涼只是一個開始。(文案:王志艷、黃浩)
[責任編輯:孟捷]